找到相关内容162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佛教信仰结构解析——以汉传佛教为中心

    众生乐,大悲拔一切众生苦;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,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。”慈悲的定义就是“拔苦与乐”,为人解除痛苦,并给予快乐。慈悲在小乘佛教中,原为心观之一,主要...ldquo;五方五佛”、“四大菩萨”的格局。他认为,“五方五佛”是根据密宗教义而设立,以佛配五方:中央毗卢遮那佛,表法界体性智;东方阿閦佛,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70639074.html
  • 略述修禅次第

    起行。观有深浅,行有先后,先修心观:⑴多贪众生不净观。⑵多嗔众生慈悲观。⑶愚痴众生因缘观。⑷多散众生数息观。⑸多障众生念佛观。修不净观时,先用方便修九想观,对治对他身的贪着。将所爱的人,作死尸想,...后行”。  其他四种心观,据理可知。心调停后,再深修“四念处观”——观身不净,观受是苦,观心无常,观法无我,以对治众生依于五蕴身心所起之四种颠倒,但“四念处”仅观苦谛,故尚须进观集谛、灭谛、道谛,加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2339231.html
  •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的莲友缘

    ,自得一心。而今人若光之障重根钝者,恐毕生不能得一念不乱也。故述其己私,请益高明。当与不当,明以告我。光又谓只此一法,具摄心观。若能随息念佛,即摄数息、念佛二观。而摄心念佛,染心渐可断绝,瞋恚必不...致书段执政,分析其议与民国十年颁布的《修正管理寺庙条例》相抵触,不合法不合理,要求饬部将是项建议取销,以免苛扰佛教。  、共同教诫皈依弟子  民国七年,徐蔚如居士将印光大师《文钞》20余篇印作一本,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0042464.html
  • 徐恒志:‘三无漏学’略讲

    惑破便成‘三智’,智成便证‘三德’而显‘三谛’。兹将止观修证情况,列表如下:  一般说来,在修系缘止,或修数息、随息、或随习气以‘心观’对治,调停粗重习气的基础上,应时时刻刻回光返照,注意察看当下心念,...之利斧也。’八大人觉经说:‘第一觉知,世间无常,国土危脆。四大苦空,阴无我,生灭变异,虚伪无主,心是恶源,形为罪薮。如是观察,渐离生死。’华严经说:‘善观诸法,慧根增长。勇猛精进,摧伏四魔。无量智慧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4842864.html
  • 中国佛教慈悲济世的理念与实践

    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。因此慈悲的定义就是“拔苦与乐”。慈悲在小乘佛教中,原为心观之一,主要是一种对治个人心性弱点的修行方法。慈悲观所消除的正是众生的恨心,所以慈悲观在小乘中是一种修行法门。到大乘...

    根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4144053.html
  • 净宗诸祖

    丰润人。幼通经史,二十二病悟出家,遍历讲席,博通性相两宗。参粹如禅师,明向上事,继席京都广通寺,领众参禅,宗风大振。后以宿业深重,多诸病缘,因思教乘心观,多障有情以念佛治,且此一门,文殊,普贤等诸...衣侍佛者,佛告曰“此衡山承远也。”出而求之,乃从之学,传教天下。后终于寺,年九十一。(柳河东集)  唐会、法照大师,莲宗四祖也。居衡州云峰寺,勤修不懈,蒙文殊以威神力,摄入五台圣境,礼问曰:“佛法浩瀚,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2546133.html
  • 佛教的法数 --很增长见识

     五蕴:类聚一切有为法的种类别: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  利使:即有身见、边执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。  心观:息止惑障所修的种观法:不净观、慈悲观、缘起观、无我观、数息观。  位百法:...种殊胜容貌与微妙的形相。  三十三天:六欲天中的忉利天。  三十七道品: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根、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。  三世因果:绵亘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而立因果业感之理。  三转法轮:佛陀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3651594.html
  • 缘起的生命教育(下)

    为「心观」、「净行所缘」之一) ,藉由缘念观察不净相而减低粗重的欲望,而令心较为清净;更进一步修习禅定来调伏欲望及散乱而遮止烦恼,令心清净安定。而最重要的是如>卷第四十九所云:「即由如是静虑解脱,...往往意气用事,而做出事後深感後悔的事来。「柯维针对这一点提供了一个「暂停按钮」(pause button)的观念,意思是说: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培养一种让当下暂时格的能力,这样才能在事发与回应之间保有...

    智中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3751717.html
  • 《俱舍论》略史及纲要

    圣品》中广明二乘证果次第。 心观、暖等资粮道、加行道属于贤位,从见道开始的四果、四向属于圣人。四果、四向的证得,要靠智慧和禅定。故接下来讲《智品》和《定品》。智分有漏智和无漏智。生得慧、闻慧、思慧...觉不甚满意,从其所著小乘佛学代表作《俱舍论》中即可略窥端倪。适逢世亲菩萨的哥哥无著菩萨示以《十地经》和《无尽意菩萨所说经》,遂回小向大,转弘大乘。   世亲菩萨一生著作颇丰,其中小乘论百部、大乘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5452454.html
  • “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”

    ”、“八正道”、“四如意足”、“四念处”。。。。。。还修“心观”等等。   声闻乘划分为初、二、三、四个果位,称为“罗汉四果”。达到初果之位,还需要在欲界的人、天之中再经历七次生死。二果之位还要在...一室”,光光交迭,成了一片光明,而每灯还是各放各的光,相互并不防碍,形成了我们五花八门的人类世界!   ()生命中的“南柯一梦”(揭开生死之谜的谜底)   因为这个“阿赖耶识”是二元对立的,即是既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0154706.html